2025-09-18
HaiPress
新华社德国胡苏姆9月18日电 综述|德国胡苏姆风能展:风电产业提速驶向智能化
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
2025年德国胡苏姆国际风能展16日至19日在德国北部城市胡苏姆举行。展会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约6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陆上与海上风电、绿氢、储能等领域的前沿解决方案。数字化、人工智能等主题成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全球风电产业智能化进程正全面提速。
中国三一重能公司在本届展会上重点展示了其面向欧洲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风电机组、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先进的测试系统,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最新实践。展台现场人流不断,不少欧洲客户表现出浓厚兴趣。
三一重能海外营销总经理许岳剑对记者说,三一重能近年来持续推进制造体系升级,已在国内建成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风电主机生产线。庞大的本土市场为这一体系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也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许岳剑认为,风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但“未来能源系统需要更加灵活、分布式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风电行业最终的演进方向是迈向智慧能源,其核心在于数字化控制。
中国明阳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等技术在风电行业的设计、制造、运维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她说,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其“自我进化”的能力:一旦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系统便可通过模型优化,自动生成高效的设计或调度方案,并在多个环节间实现智能协同。“这正是我们对未来智能化风电工厂的期待,不是简单地做数字化复制,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整个工艺链条智能协同,最终实现效率、质量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在本届展会上,德国巴登-符腾堡能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资产雷达”云端平台。该平台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上部署大量传感器,全天候实时采集温度、转速、发电量等关键数据,并统一上传至云端。随后,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模型对数据进行异常检测。一旦发现潜在故障,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帮助运维人员精准定位问题、高效开展检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
该公司可再生能源运营部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团队负责人迈克·施勒希廷根说,目前该平台的人工智能主要用于识别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数据,但下一步人工智能将助力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自动化诊断,让人力从常规分析中脱身,专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随着单台设备所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自动化工具正逐步取代人工分析,成为早期故障检测的必要手段。”他说。
除了设备侧的智能运维,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在生态环境保护等环节加快落地,为风电产业智能化注入更广阔动能。
德国莱茵集团在本届展会上介绍了其为期三年的综合生态监测项目“SeaMe”。该项目正在德国一个海上风电场开展,采用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化监测海鸟等海洋生物,并在风机及其周边区域部署多台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清摄像头,配备夜间红外与热成像设备,实现多维度的动态生态观测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可自动处理所有监测数据,完成物种识别、行为分析和生态趋势判断等任务。
莱茵集团下属的海上风电公司首席运营官托马斯·米歇尔说,借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可以实现多类环境参数的同步监测,从而更深入理解风电场与海洋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海上风电协同发展。
(责编:艾雯、贾文婷)